Back to Top
教會活動 真理新聞 心靈加油 學習課程 主日講道

第63集-探討美感經驗

列印 列印

山徑旁邊,有幾個人同時停下車欣賞風景,其中有一位地質學家、一位牧師、一對度蜜月的夫妻和一位藝術工作者。面對眼前的山水,地質家可能會有科學化的反應、牧師可能產生宗教化的反應、恩愛的夫妻會有親屬性的感應,而美學家則可能醞釀創作的點子。不同的人會產生不同的美感經驗,而在種種不同之中又會有共通及交融的因素。
美感經驗是天生的,不能顧慮到實用性,是無所為而為、是直接的自然的,若是墮入別人的評價中,就不是藝術家,也不是欣賞者了。藝術家是發訊者,鑑賞者是收訊者,彼此藉著聲音、語文、顏色、動作、形狀、空間,傳達及接收美感經驗。

第64集-與電腦共生

列印 列印

梁漱溟說:「文化是我們人生活所依靠的一切。」電腦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從這個角度看,電腦的形成也算是一種文化。電腦與人相互衝擊,會產生共生狀態,家的關係倫理關係也受到衝擊。而從基督宗教的角度來看,電腦是最有耐心、最服從的僕人。現代化社會中,許多人感嘆自己只不過是龐大機器裡的小齒輪,電腦帶來的滿足感,益發顯得迷人。如何認清電腦的積極和消極影響,值得反省。

第69集-用深厚的感情陪伴臨終者

列印 列印

去愛一個人就等於是向他說:「你永遠不會死。」死亡不會終止真愛,而是另一種存在的樣式。愛是陪伴,面對臨終者的憂愁、擔憂和恐懼,我們常覺得無能為力,這樣的時刻,只有用心去陪伴他, 讓他休息,幫助他有再出發的可能, 讓他在安寧的時空中離開人世,迎向另一段生命。

第65集-考試作弊是否有罪?

列印 列印

身為基督徒,在考試中作弊,基本上是相反於基督宗教的美德,違反了誠實的德性。宗教倫理學中有各種大小罪的定義,考試作弊或許只能算是小瑕疪,可以原諒,畢竟人有軟弱的時候,人也帶著缺陷過日子,小過難免。但是,考試作弊屬於行為謊言,謊言對於真理而言仍是罪,而且是重大的罪。作弊偶一為之,看來事小,但會養成習慣,逐步淹沒良心,愈做愈錯、愈錯愈多,終至不可彌補。

第70集-彼此臨在

列印 列印

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是以整個生命來看待,即使在臨終時,不逃避、不抗拒,也不懈怠。我們必須了解自己為何而活,才能度過種種煎熬,從這個角度看,我們誰也不能代替別人解答或給予生命的意義。台大教授關永中說過:「我內在體驗你心靈的脈動,你也內在體驗我心靈的呼聲,我們彼此臨在,心靈互相融合,共同形成一個包容你我的整體。」因此,我們給予臨終者的,或許不是治療他的病情,不是為他尋找疑惑的答案,而是給予他關懷,這個關懷的對象不僅是個「他者」,更是關懷「自己」。

第66集-一生中的人文關懷

列印 列印

人文精神在於提升對自我及他人的關懷,而人生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人文精神。嬰幼兒期需要成人充分的支持,以學習信任、主動與勤奮,這是人性發展的基石階段;青少年時積極建立自我;青成年期體認到忠誠和正義感,加上親密關係的建立,生出責任感和使命感,這時達到人文關懷的頂峰;成年期由於人生經驗完整,逐漸發現自己的有限,開始懂得去服務別人,有時犧牲自己部分的喜好,以成全別人;老年期需要有自我放棄的觀念,這個時期思想更趨成熟,可以放下世俗的名利,智慧發展到最高階段,不再停留在一般的世俗經驗中,開始向上探觸神,這就是信仰的部分。

第71集-臨終者到底需要什麼?

列印 列印

臨終的病患到底需要什麼?「假如我死時你不在我身邊」這本書引用四句臨終病人說的話:(一)我要你視我為一個完整的人,不是病人或一齣悲劇,或一塊易碎的玻璃,不要用憐憫的眼光看我,以平常心看我,把我包容在他們生活中。(二)我需要幫助以反省我的生命歷程,讓它有意義。(三)請不必覺得你必須提供所有的答案或智慧的話語,以緩和我的恐懼,我需要你只是一個平常的人,真正給我心靈上的支持。(四)如果你要求,你會發現我仍然可以給你一點東西,我最近才體悟到的有關生死的內在意義。
臨終病人的需求蘊含著誠摯的邀請和給予,他需要我們進入他的生命,做個分享者,如此他才有意願給出最後的禮物。他給我們機會,讓我們面對自己、感受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人。一個臨終的人所需要的何嚐不是我們一般人所需要的? 我們能給予的又何嚐不是我們一般人必須付出的呢?只有關懷才能支持我們回答生命的詢問。我們不必等到大限時才覺悟。

第67集-哲學家的人文關懷

列印 列印

哲學家和心理輔導者,在人文關懷的領域裡,傾向於精神層面,他們引導人過健康的人生,指導人:(一) 在順境中享受成就和甜蜜,並培養高度的自我價值意識。(二)在痛苦的挫敗中找尋經驗,避免重蹈覆轍。(三)歷經順逆並超越順逆。(四)面對現實時,需負起責任,適應良好,不流於理想主義。

第72集-在生活中落實「忠」與「恕」

列印 列印

中國人的倫理道德標準「忠」與「恕」不是過時的概念,而是能落實在生活中的。簡單來說,盡自己的能力叫「忠」,替別人著想叫「恕」。
用現代人的話來說,「忠」就是各司其職、克盡其責,不限於宏觀的對象,最基本最重要的就是對自己盡忠,盡本份。
用口語化表達,「恕」是將心比心,推己及人,人際關係再複雜,不過是人我相對待的關係,彼此著想,自然能化紛爭為安樂。

第73集-孝道為什麼是百善的根本?

列印 列印

中國最重要的倫理是孝道,而孝道本之於人心,應是親情流露。古書說「百善孝為先」,強調所有行為的根本是孝順,從今人的眼光來看,則具有三個意義:(一)孝是人性尊嚴的基本保障。(二) 孝是人類情感的基本模式。(三)孝是人際關係的基本範式。
實踐孝道,具有五個傳統的文化意涵:(一)愛己。(二)養親、敬親。(三)繼志不辱。(四)傳承生命。(五)推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