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教會活動 真理新聞 心靈加油 學習課程 主日講道

第40集-網路上的家網站

列印 列印

「網路上的家網站」是由波蘭籍耶穌會神父高仁安建製,他以親身的體驗敘述什麼是天主的召叫。站上專欄「聖經與生活」提醒教友聖經不能與生活分割,能真正依照聖經生活的人才真正懂得生活。高神父自創五W一H的方式,引導網友閱讀聖經。

第39集-教區教友培育辦事處網站

列印 列印

香港「教區教友培育辦事處」成立目的在集中培育資源,更有效地支持總鐸區和堂區教友培育工作,目標是培育教友站得出來,願意和人分享,懂得整合信仰和生活。網站公佈各項培育活動的時間和地點,提供今日讀經主日讀經的內容,供網友閱讀默想,最特殊的是提供多位神父的主日講道,涵蓋一整年的各個主日。

第34集-利瑪竇學術資料庫網站

列印 列印

利瑪竇在四百年前來到中國,他最大的貢獻在東西文化交流上,他以中文精編了一套天主教神學和禮儀術語,使中國人得以認識耶穌基督,讓福音喜訊與教會在中國文化中誕生,他做中國人中間的中國人、司鐸與學者、天主教徒與東方學家,義大利人和中國人的身份融合在一起。利瑪竇學術資料庫成立的目的是提供大家一個自由思考的環境,藉由收錄的文章廣納各方意見,進而啟發思想,並讓不同的聲音在網站上交融迴響。

第38集-泰澤網站

列印 列印

泰澤是法國鄉間的村落,一九四零年二戰期間,一位名叫羅哲的年輕人到達此地,成立了泰澤團體,藉著基督徒的修和克服人類的紛爭,這個團體許下許多終身修道的承諾:失志獨身、生活在一起、過極簡樸的生活、不接受餽贈捐獻,他們以工作維持自己和他人的生計,弟兄們自己也不繼承私人財產。一九五七年之後,世界各地年輕人抵達泰澤村,與其他人分享,自己如何在各自的文化中活出信仰。

第33集-天主教高雄教區聖經協會網站

列印 列印

天主教高雄教區聖經協會,成立於一九四八年,目的在使基督徒研習福音,善度信德生活,為基督作證,讓更多的人認識耶穌基督。網站提供網友幾種讀經方法,譬如三讀法。

第37集-財團法人天主教蘭陽青年會網站

列印 列印

天主教蘭陽青年會是一九六六年由義大利籍神父在台灣宜蘭縣羅東鎮創立,當時主要舉辦各類球類運動,以及音樂美術舞蹈等藝文活動,後來透過天主教靈衣會和縣政府協助,正式成立財團法人天主教蘭陽青年會,希望以健全的人本教育理念,讓幼童擁有完全的學習空間和正確的社會教會,引發學童的學習潛能,以藝術教育薰陶學子,提升青少年基本美學素養,普及培訓藝術人才。

第32集-思維靜院網站

列印 列印

思維靜院是香港一個避靜的好地方,提供一個溫馨而且殷勤款待的環境,讓來客得到充分休息,並在寧靜的氣氛中進入默觀祈禱,為需要靈修陪伴的人提供耶穌會祖的靈修指引,俾能更接近天主。 網站上除了相關資訊,還教導人如何用聖經祈禱。

第36集-高雄教區聖女加大利納堂網站

列印 列印

高雄教區聖女加大利納堂是由道明會西班牙籍的馬神父為擴展牧靈和傳道工作在一九六三年蓋的小聖堂,尊奉聖加大利納為堂區主保。網站用明顯的版面提醒教友要每天祈禱,其中有段話寫道:「不是天天你都可以看到晴天,沒有熱火可以持續不熄不滅,彷彿理所當然的快樂,忘了感謝,卻在挫折時候,不斷去埋怨,有時心情像在飛,越過山巔越過海,有時跌到谷底,你又該如何?下雨天祈禱,不要害怕,別煩惱。」

第31集-逾越之音網站

列印 列印

這個網站由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華裔青年建成,這些青年深深感受到天主賜予他們豐厚的恩寵和愛,願意貢獻自己的才能,傳揚基督的福音。網站上提供幾十幅影音圖片,每一幅圖片都經過精心設計,配合上柔美的音樂緩緩呈現,並結合聖經章節,構成完整的主題。

第35集-天主教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網站

列印 列印

天主教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設立的主要目的,是在教區主教的指導之下,督導、統籌、促進以及更新教區的禮儀活動,具體的工作是為教區的團禮提供禮儀、祈禱、靈修的資訊和培育服務,並和海內外華人神長、教友交流禮儀資訊。禮儀委員會編列各種禮儀經文,網站上還提供簡單的要理問答,以增進教友的信仰。

第30集-香港明愛會網站

列印 列印

香港明愛會於一九五三年成立,現在共有三百多個服務單位,四千名員工,主要目的是為個人、家庭、團體和社區服務,協助他們在社會、經濟、道德以及精神生活上,達到更符合人類生存的環境。服務的領域分為:社會工作服務、教育服務和其他服務三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