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經一 ***  

蘇 5:9a、10-12

上主於是對若蘇厄說:

「今天我由你們身上,割去了埃及的羞恥。」以色列子民在基耳加耳紮了營;正月十四日晚上,在耶里哥平原舉行了逾越節。逾越節次日,他們吃了當地的出產,即在那一天,吃了無酵餅和烤的麥子。他們吃了當地出產的次日,「瑪納」就停止了。以色列子民既沒有了「瑪納」,那年,就以客納罕地的出產為生。

 

詠 33 請你們體驗並觀看,上主是何等的美善。

 

       *** 讀經二 ***

格後 5:17-21

所以誰若在基督內,他就是一個新受造物,舊的已成過去,看,都成了新的。這一切都是出於天主,祂曾藉基督使我們與祂自己和好,並將這和好的職務賜給了我們,這就是說:天主在基督內使世界與自己和好,不再追究他們的過犯,且將和好的話放在我們的口中。

所以我們是代基督作大使了,好像是天主藉著我們來勸勉世人。我們如今代基督請求你們:與天主和好罷!因為祂曾使那不認識罪的,替我們成了罪,好叫我們在祂內成為天主的正義    。

 

*** 福  音 *** 

路 15:1-3、11-32

那時,所有的稅吏和罪人都過來聽祂講話,法利塞人和經師便私下議論起來,說:「這個人竟接待罪人,還跟他們一起吃飯!」於是耶穌對他們講了這個比喻,說:「某人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對父親說:『父親,把我應得的那份家產給我。』父親就把一生的財產給他們分了。

過了不多幾天,小兒子收拾一切離開,到遠方去,在那裡浪費他的資財,揮霍地生活。當他花光了所有的一切後,那地方發生大饑荒,他便窮困起來,只好投靠當地的一個公民,那人派他到田裡去放豬。他恨不得拿豬食的豆莢來充飢,但沒有人給他。

他回心一想,說:『我父親有那麼多傭工,食物充足有餘,我在這裡卻餓得要死!我要起,回到我父親那裡,我要對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我不配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你的一個傭工吧。』於是他起來,往他父親的家去了。

他還在遠處時,他的父親看見了他,憐憫的心腸大動,就跑過去,撲到他的頸項上,不停地親吻他。兒子說:『父親,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再不配稱為你的兒子了。』父親卻吩咐自己的僕人說:『快!拿出最好的長袍給他穿上!把戒指戴在他手上,鞋子穿在他腳上。

把那隻小肥牛牽來宰了!我們要吃喝慶祝,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生,失而復得了!』他們就開始慶祝。那時,他的大兒子正在田裡。當他回來,快到家時, 聽到奏樂歌舞的聲音,就叫一個僕人來,查問是怎麼一回事。僕人對他說:『你的弟回來了,你父親因為得到他平安無恙回來,把那隻小肥牛宰了。』大兒子就生氣,不肯進去。

他的父親出來懇求他,但他回答父親說:『你看,這麼多年來,我像奴隸一樣服事你,從不違背你的命令,你卻從來没有給我一隻小山羊,讓我和我的朋友慶祝!但你這個兒子同娼妓吞没了你一生的財產,他一回來,你就為他宰了那隻小肥牛!』父親對他說:『孩子,你一直和我在一起,凡我所擁有的,都屬於你。只因為你這個弟弟是死而復生,失而復得,我們必須歡樂慶祝!』」

 

福音反省:

著名靈修學家盧雲神父寫的《浪子回頭》一書中,細緻入微地剖析了大、小二子的心路歷程,也描繪了父親因愛而受苦的無私大愛。盧雲神父反省說,雖然耶穌在比喻中對二子的描述著墨較多,但父親才是整個比喻的高度和焦點。

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扮演過大兒子和小兒子的角色,但最終變成父親那樣的人才是每個基督徒的聖召。而保祿宗徒今天對格林多人所說的「誰在基督內,就是新受造的人」,不正是在邀請我們借著同耶穌基督的相遇,告別舊我,成為「父親」一樣的新我嗎?

小編:

小兒子揮霍殆盡歸來,父親真摯地流露出對兒子的愛。

對僕人說:快把「上好的袍子」、給他穿上;「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把鞋穿在他腳上」。恢復了小兒子的地位、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