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看待若翰和耶穌,不願悔改的他們,經常找到惡意攻擊的理由。
宣講悔改洗禮,實行苦行的若翰,誣衊他附了魔;面對宣講天國福音、親近罪人的耶穌,則責貪吃嗜酒。
耶穌說:「我可用甚麼比這世代的人呢?」
當我向世人宣告悔改時,他們卻不悔改;當向世人宣告救恩時,他們不歡喜接受,罪使人心蒙蔽,看不見自己的罪。
人最大的軟弱,就是不認識自己的軟弱,在黑暗中看不清自己。
驕傲和自以為義的態度,覺得不需要救恩,卻常生活在罪惡和恐懼中。
持手信仰智慧,努力過誠信生活的人,讓我們回身轉向主,使我們得自由釋放。
進而如同若翰一樣,傳講主託付的使命,叫人認清自己罪,回心轉意歸向祂。
*** 讀經一 ***
弟前 3:14-16
親愛的弟兄:
在我寫信給你的時候,我希望快到你那裏去;假使我遲遲不到,你可以知道在天主的家中應當如何處事;這家就是永生天主的教會,真理的柱石和基礎。毫無疑問,這虔敬的奧跡是偉大的:就是基督以肉身出現,由聖神印證,顯現給天使,傳報給異民,獲世人信服,被接入光榮中。
詠 111 在義人的集會和團聚中,我必要全心向上主讚頌。
*** 福 音 ***
路7:31-35
那時候,耶穌對群眾說:“我該把這世代的人比作什麼?他們好像什麼呢?他們就像坐在街市上的一群孩子 彼此呼叫:“我們給你們吹笛子,你們不跳舞。我們唱挽 歌,你們又不痛哭!’因為洗者若翰來了,不吃也不喝,你們便說:“他附了魔!”人子來了,又吃又喝,你們卻說:「這是 個貪吃嗜酒的人,稅吏和罪人的朋友!’但是智慧必因其子女證明自己的正義!”
福音反省 :
耶穌將那個世代的人比作少不更事的孩子,直指他們的幼稚。多少人沒有尋找若翰和耶穌為那個時代帶來的天國訊息,而是希望二者適應他們的需求:「我們吹笛子,你們就必須跳舞;我們唱挽歌,你們就必須痛哭。」故此,他們既不能接納若翰的克己悔改,也無法理解耶穌的寬容接納。其實,又有哪個時代的人真正尋找若翰和耶穌帶來的天國訊息呢?
今日福音邀請我們自我反省:我在這個時代尋找天國喜訊嗎?我在信仰旅程中是在扮演先知性的角色,還是同他人隨波逐流?我是否意識到堅持原則的重要性,以及與時俱進並非放棄所有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