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則克耳先知說,我們必須承擔別人喪亡的責任。

總之,愛德不自私,且要求兼善天下。這樣的說法,讓我們很受激勵。

教會不是一個鄉愿的地方,任何人沉溺執意在罪惡中,像黑暗不接受光一樣,就不能包容,

愛德不是獨善其身,愛德是為讓別人變得更好。我們應幫助規勸改正。

希望他可以悔改挽回,重新得到弟兄。_

今天的經文中,耶穌指出:若有弟兄得罪你,規勸不聽,把他帶到教會裡,給他一個聽真理與悔改的機會。

耶穌向永生發誓,不願意看見罪人死亡,寧願看見他改過而存活。

又說:你們的天父不願意任何一個微不足道的人迷失。

 

*** 讀經一 *** 

則33:7-9

上主這樣說:

「人子,我要立你做以色列家族的警衛;你聽了我口中的話,應代我警告他們。

「為此,當我告訴惡人:『惡人,你必喪亡!』你如果不講話,也不警告惡人離開邪道,那惡人雖因自己的罪惡而喪亡,但我要由你手中,追討他的血債。

「你如果警告惡人,叫他離開邪道,但他不肯歸正,離開邪道,他必因自己的罪惡而喪亡,而你卻救了自己。」

 

詠95 請大家前來,我們要向上主歌舞,齊向救助我們的磐石高歌歡呼。

 

*** 讀經二 ***

 羅13:8-10

弟兄姊妹們: 除了彼此相愛外,你們不可再欠人什麼,因為誰愛別人,就滿全了法律。其實「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貪戀」,以及其他任何誡命,都包含在這句話裡:就是「愛你的近人如同你自己」。愛不加害於人,所以愛就是法律的滿全。

    

*** 福  音 ***           

瑪18:15-20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們說:“如果你的弟兄得罪了你,你 要單獨向他指出他的過失。如果他肯聽你,你便贏得了你的 弟兄;如果他不聽,你就帶一兩個人同去,憑兩三個證人作 證,能確定這件事情;如果他仍然不聽他們,應該向教會報 告;如果他連教會也不肯聽,就把他當作外邦人或稅吏看待。

 

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在地上束縛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縛;你 們在地上釋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釋放。同樣,我實在告訴你 們:你們中若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祈求,無論求什麼, 我的天父一定會為你們實現。因為哪裡有兩三個人因我的名 相聚,我就在他們中間。

 

福音反省 :

本主日的三篇讀經可以被稱作愛德的標準和智慧的勸諫。第一篇讀經提到厄則克耳先知的使命——以色列家族的警衛。他負擔著警告惡人的職責,如果他沉默不語,惡人雖因罪而喪亡,他也身負血債。在第二篇讀經中保祿宗徒指出,所有的誡命都包含在愛人如己之內,唯有愛才是法律的滿全。福音中,耶穌提到,在教會內當一個兄弟出現問題的時候,要有效地加以解決:由單獨談話到小團體規勸,最後才是教會內裁決。這一切的準則只為能更好地幫助對方成長。天主對加音的質問應該成為我們每個人在教會內行事的標準:我是看護我兄弟的人(參閱創4:9),而不是嫉妒、橫加指責。我們要常意識到,個人的得救和兄弟的得救是密切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