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傳達天主代言的任務,百姓認為先知的責備和預言,危言聳聽,拒絕聽從。

没有認罪悔改,反而要謀殺他。肋米亞遭受陷害,預象耶穌的受難。

「上主,求你救我脫免暗布的網羅,因為唯有你是我的避難所。」

 

*** 讀經一 *** 

耶 18:18-20

猶大和耶路撒冷的居民說:

「來,我們合謀陷害耶肋米亞!因為沒有司祭,法律不會因此廢止;沒有智者,計謀不會因此缺乏;沒有先知,神諭不會因此斷絕。來,我們用舌頭評擊他,不注意他的一切勸告。」

上主,願你俯聽我,請聽我敵人的聲明。難道該以怨報德嗎?他們竟掘下陷阱來陷害我的性命!望你記憶:我曾站在你面前為他們求情,替他們挽回你的盛怒。

 

詠 31 上主,請以祢的仁慈拯救我。

 

*** 福  音 ***

瑪20:17-28

當耶穌上耶路撒冷時,悄悄地 在路上對他們說:「看,我們上耶路撒冷去,人子將要被交給司祭長和經師。他們會判祂死罪,並把祂交給外邦人。他們會戲弄祂、鞭打祂、並釘祂在十字架上,但第三天祂要復活。」其餘十個人聽見了,便向這兩兄弟發怒。

耶穌叫他們過來,說:「你們知道,外邦人的統治者對他們專制獨裁,大人物掌權管轄他們。你們中間絕不可以這樣!你們中間誰想做大人物,就必須做你們的僕人;你們中間誰想當首領,就要做你們的奴隸。正如人子不是來受服待,而是來服侍人,並交出祂的生命來救贖眾人。」                                                        

福音反省:

瑪竇有意思把耶穌對自己死亡和復活的預言與若望及雅各伯母親的請求結合起來,以突出耶穌有關服務的教導。耶穌為服務眾人而選擇去耶路撒冷受難受死與這位母親及其兒子們的願望形成強烈的對比,前者為救贖眾人,自甘取了奴僕的形體,為服從眾人,情願捨棄性命;而後者卻貪求高位,想成為受人服侍的統治者。

其他十位門徒生氣,也是因為覺得這兩兄弟在同他們爭奪上位。然而,天國不同於世界,天國的制度以愛和服務為中心。在愛的眼光中,誰最有需要,誰才是最該被服務的;為有愛的人而言,誰最有需要,誰就會佔據他的心靈,成為他服侍的貴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