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皮囊裡放的是以牙還牙,耶穌新皮囊裝的是寬恕七十個七次。
天父滿盈的慈愛,樂意寬恕人。「你們不寬恕別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會寬恕你們的過犯。」
你們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其實我們是無力為之,寬恕可能比說對不起更難。
惟有透過無數次被主憐憫和寬恕的治癒經驗,讓我們理所當然也有一顆柔軟肖似天主的心。
*** 讀經一 ***
達 3:25,34-4
阿匝黎雅立在火燄中,
開口這樣祈禱說:「上主,為了你的名,求你不要永遠拋棄我們,也不要廢除你的盟約;為了你的朋友亞巴郎,你的僕人依撒格和你的聖者以色列,求你不要使你的仁愛離開我們,因你曾向他們應許過,要使他們的後裔繁多,有如天上的星辰,海邊的沙粒。恩主啊!
由於我們的罪過,我們比任何民族都渺小,我們今天在全世界上成了微賤的。目前我們沒有元首,沒有先知,沒有領袖,沒有全燔祭,沒有祭祀,沒有供物,沒有馨香祭,沒有地方可以給你奉獻初果,好蒙受你的仁愛。
但願我們能藉著懺悔的心和謙虛的精神蒙你悅納,就如獻上公羊和公牛的全燔祭,又如獻上了萬隻肥羊;這樣也希望我們今天在你面前所行的祭獻,能當作滿全了我們對你應盡的義務,因為凡信賴你的,決不會蒙受羞辱。
現在我們全心隨從你,敬畏你,尋求你的慈顏,望你不要使我們羞慚。但願你按照你的寬容和你無限的仁慈,善待我們,以你的奇能拯救我們!上主,願光榮歸於你的名!」
詠 25 上主,求祢念及祢的仁慈和恩愛。
*** 福 音 ***
瑪18:21-35
那時,伯多祿問耶穌說:「主!如果我的兄弟得罪了我,我該寬恕他幾次?直到七次嗎?」耶穌回答:「我告訴你,不是七次,而是七十個七次!因此,天國好比一個做王的人要跟他的僕人們算帳。開始算的時候,一個欠一萬塔冷通的人被帶來了。
因他無力償還,……主人動了憐憫心腸,把他放了,並且免了他的債。那僕人出來,遇見一個欠他一百個銀幣的同伴,就抓住他,扼著他的喉嚨,說:「把你欠我的錢還給我!」…..把那人關進監獄,直到還清了欠債。….. 主人就把這僕人叫來,說:「你這個惡僕!
因你求了我,我就免了你所有的債。難道你不應該憐憫你的同伴,像我憐憫了你一樣嗎?主人非常生氣,把他送去受刑,直到還清所有的欠債。所以,如果你們每個人不是真心寬恕自己的兄弟,我的天父也要這樣對待你們。」
福音反省:
『七』在猶太文化中表示『圓滿』。當伯多祿說寬恕七次時,意思是在人性範圍內達到了極限。但這為耶穌而言仍然不夠;耶穌邀請門徒要像『國王』(天主)一樣寬恕。
無論是那個欠國王一萬塔冷通,即相當於一萬個工作日工薪的僕人,還是欠該僕人一百銀錢(相當於一萬塔冷通的百分之一)的另一個僕人,都無力償還債務。所以,國王的免債超出了人性標準或極限;而那個被寬免的僕人卻為人性所限。
問題是,作為有限的人,我們如何能達到無限慈悲的標準呢?唯一的辦法就是與天主結合,因為只有當我們結合於天主的慈悲心懷,才能以祂的心寬恕他人。